近些年,贵阳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于2016年开始推进工业互联网布局,依照国家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统筹,根据《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化的经济”攻坚战方案》要求,稳步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策略,成为贵阳制造向贵阳智造升级的核心催化剂,实现着工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贵州中铝是省属重点企业之一,2011年入驻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具备10条铸轧生产线条冷轧生产线万吨铝板带的能力,生产加工多种高的附加价值铝箔坯料产品,性能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正致力成为全世界铝箔行业最具实力供应商与中国高端印刷版基最佳服务商,实现着贵州由铝资源大省向铝及铝加工强省的转变。
公司推进了铝及铝加工产业链的延伸,是一个新型的制造业企业。可企业在生产、质量、交付、市场等诸多环节,“哑设备”“哑岗位”等造成了数据孤岛、管控孤岛,降低了生产效率。
依托“千企改造”、贵阳市全力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的契机,2017年年底,贵州中铝作为贵阳市推进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升级项目之一,得到了资金支持,启动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工业信息融合项目第一期的建设。
“主要是对设备除哑。”生产部部长义新国解释道,贵州中铝对车间各条生产线上的铸轧机、冷轧机、退火炉、重卷机等设备,通过安装数据输出端口、手持终端录入等方式,对设备的所有生产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实时与企业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联通。同时产品有了“身份证”,只要扫一扫 “二维码”就能显示产品的厚度、重量、工序、温度、速度等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升综合调度管控。
让生产线月,升级的“智能化改造的生产辅助决策系统”核心要件包括生产执行系统、设备除哑系统和智能AI表面检测系统三个模块,通过设备正常运行、工艺及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生产全程实时监控、生产任务智能下达、产品质量精准可溯……生产线更加“聪明”,推动铝板带生产的基本工艺及过程管理的自动化、可视化和透明化。
贵州中铝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焕发新活力,成为贵阳市“大数据与工业”深层次地融合的一个生动注脚。
来自贵阳市工信局的消息,截至目前,纳入贵阳市大数据与工业深层次地融合培育调度项目共计251个,重点推进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项目有30个,总投资额18.5亿元,包括贵州轮胎“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中铝“生产辅助决策系统项目”、长通集团“长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基地项目”、雅光电子“贵州雅光电子沙文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项目”、同济堂“同济堂中药配方颗粒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航天风华精密“高端铝镁合金结构件智能铸造在线检测线建设”等,涵盖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建材、新材料等领域。
多家企业的数字化获得国家级的认证。力源液压、贵阳海信、盘江民爆、兴达兴建材、航天电器、航宇科技等6家获批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航天电器、振华新云电子、贵州同济堂、盘江民爆4家获得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黎阳航空、雅光电子、贵州轮胎、奇瑞万达等31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
“大数据与工业”深层次地融合,领跑全省。2019年,航天风华、航空电机、西南工具、广铝氧化铝、贵州贵航、安吉华元、贵州中铝等7家企业项目获评贵州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占全省70%;中国振华、磷化集团、玉蝶电工、雅光电子等18家企业项目获评2019年“万企融合”省级标杆项目,占全省的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