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份关于北京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北京约九成老人希望居家养老,居家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4月2日,市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强设计服务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市民政局也正就区域标准《老年人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规范》向市民征集意见和建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居家适老化改造中,台阶给不少高龄老人带来困扰,成为他们迫切盼望解决的难题。
3月28日,记者收到一封求助信,这是家住朝阳区安苑北里5号楼的90岁老人贾瑞莹辗转递送来的,反映其因为家中卫生间门口的台阶两次摔倒。“在家中还是走平地安全”,贾瑞莹老人在信中说,卫生间的台阶与地面的高度差为12厘米,每次上卫生间都得爬台阶,这令其苦不堪言。
老人说,退休前她曾是一名中学教师,站了30年讲台,髌骨软化,膝盖无力。就在上个月,她进卫生间时仰面摔倒,头磕在房门上,后脑勺撞出了一个大包。“人老先老腿。我从75岁开始就渐渐感觉上台阶不方便了,盼卫生间改造已经盼了15年,至今仍未如愿。”
记者了解到,老人的盼望曾有望实现。2016年3月,该小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但在对卫生间进行适老化改造时,因有邻居新装修了房间,不同意改造,导致整栋居民楼东北侧一列的户型中,卫生间适老化改造均未进行。因为卫生间的台阶里是管道,擅自改造有极大几率会出现后期问题,所以老人难以自行改造。
4月3日,记者来到安苑北里5号楼老人家中。刚进门,正对面就是一间小卫生间。卫生间门朝里开,要进入需迈上一级台阶。为降低高度差,台阶前铺着一块脚垫。卫生间内,马桶前方的墙壁上装有一个扶手,老人说这是家人给装的,但记者体验了一下,因距离马桶较远,伸手扶用并不方便。
“说起适老化改造,我们这个楼里住的大多是老人,从1楼到25楼这一条线都有改造的需求,老人们进出卫生间都发愁这个台阶。”贾瑞莹的儿子说。
4月17日,记者将贾瑞莹老人遇到的问题致电亚运村街道安苑北里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称其已知晓老人写信反映卫生间台阶问题,“安苑北里5号楼卫生间上下水管道如果从侧排方式改成直排,就能去掉台阶,但这需要上下楼统一改造。之前旧改的时候,因为部分居民不同意,导致贾老家所在的户型整列都错过了卫生间改造,现在单户改造实施起来确实面临较大难题,我们接下来会联系专业机构看看还有什么处理方法。”
早在去年11月,家住昌平区南口镇隆盛街忠厚里的岳先生就曾致电12345市民热线,盼望改造其家门口的台阶。这个诉求还上了12345市民热线的“专项交办单”。然而近半年过去了,岳先生的盼望仍未实现。
岳先生和老伴儿的年龄均已超过80岁,家门口的高台阶导致老两口出门都很困难。4月16日,记者现场看到,岳先生住的是平房,同街上其他房子相似,岳先生家门前有着5级台阶,每级高15厘米。尽管台阶东侧装有几根铁管做扶手,但老人进出仍很吃力,“我和老伴儿都得坐着台阶向下挪。”
不仅家门口这样,岳先生家里也有不少台阶。记者查看发现,这套平房院分南、北两部分,南侧3间用做厨房、卫生间,北侧3间则是客厅、卧室,从南房进入北房,需走下两级台阶,经过露天过道,然后再上4级台阶才能进入房内。北侧台阶更陡,老人无奈又在台阶下垫了一层水泥,这下高低不平,“走起来心里直发憷。”
谈起家中为何会有如此多台阶,老人说,房子建于1987年,大街北侧地势较高,所以家里也相应垫高了地基。建房时岳先生44岁,当时没考虑上岁数的事儿。后来,两位老人均患病严重,前年冬天,岳先生雪后出门,刚下台阶腿一打软就摔倒了。岳先生的老伴儿刘女士去医院输液后回家,她形容爬门口的这几级台阶“脚下就像踩着棉花,得拽着栏杆使劲儿爬”。
两人都办有残疾证,也找过南口镇残联,“残联说,可以在卫生间内装一个扶手,并把家内台阶重新铺一下。但我们最盼的是能将门前的台阶做改造。”老人说。
就岳先生反映的入户门处台阶问题,记者同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取得联系,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会根据残障人士的残障类别,对其居家环境进行无障碍改造,具体改造范围,需要咨询属地残联。
随后,昌平区残联一位工作人员告知,就岳先生夫妇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台阶在其房本内,就可以改,如果不在,就无法改。根据相关文件,残联只负责残障人士家内环境的无障碍改造。”
岳先生称,他和邻居们的门前台阶均不在房产证登记范围内,“房产证显示的只是房子建设情况,不包括门前台阶。”针对该问题,昌平区残联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昌平区已于近期启动残障人士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工作,“我已记下岳先生的详细情况,会尽力协调南口镇政府及属地社区等部门。”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认为,居家适老化改造讲究“四通一平”。“四通”是指视线通、声音通、路径通和空气通,“一平”即地面平。家里有高度差的地方是老人最容易摔倒的地方,比如台阶、楼梯、阳台或卫生间的门槛等。老人如果因为生病或年迈跨不过那道坎儿,或因脚没抬到位而绊倒,就非常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因此地面应尽可能的避免高度差。
周燕珉说,目前北京朝阳、西城及丰台等区已推出居家适老化改造样板间,这对老人居家养老是一次有益探索和突破,能够引导老人提早布局老年生活。
全国劳动模范鲍凤珍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已20余年。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鲍凤珍提出,老人家庭应尽早进行适老化改造,“提高老人在家庭环境中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尽量别等到75岁以后再改,否则受精力的限制,改起来可能力不从心。”
鲍凤珍提出,卫生间、厨房、卧室、客厅等区域,应铺设防滑砖或防滑地胶,以避免老人滑倒。浴室内应配置淋浴椅,辅助老人洗澡。“居家环境中,特别是台阶,高度差是养老的一大安全风险隐患。民间有老人‘最后一摔’的说法,有关数据显示,摔伤是65岁以上老人伤害死亡的首因,平均每10人就有3至4人发生过跌倒摔伤。所以在卫生间、厨房等用水区域,一是要防滑,二是必须装好扶手。”
针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资产金额来源问题,鲍凤珍建议,有关部门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改造,为有经济困难的老人“托底”,比如空巢、孤寡老人。同时,对于有子女、经济情况较好的老人,可以出台政策提高老人及子女的改造意愿,鼓励其尽早对居家养老环境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