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自古以来,湖南省沅江市便是洞庭湖边一颗小小的“明珠”,自带“老天爷赏饭吃”的气质。
多面环水、鱼游虾嬉、芦苇浩荡……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的自然资源,沅江市由此发展出采砂、造纸、食品、船舶等产业,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1988年便改县为市。
然而,“靠水吃水”的经济模式虽撑起了沅江市的经济发展,却也给生态环境欠下了一笔巨债:砂石的开采、造纸的污染,鱼虾的绝迹,环绕沅江市的“绿绸带”也变了颜色。
随着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改治理的推进,面临经济转型、生态重塑关键期的沅江市,如何给“靠水吃水”换个“吃法”?2020年,沅江市委书记黄育文坚决表示,“我们一定要彻底摆脱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深入推动‘二次创业’。”
7家造纸企业全线关停,三千多个渔民全部上岸,“沅江芦菇”打响名号,船舶制造刷新成绩……如今,从“阵痛”中走出的沅江市“断臂重生”,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拐点,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2018年前,一家人还在风浪下起早贪黑捕鱼为生。眼下,还没到饭点,他的鱼馆就迎来了几波就餐顾客,一家人的生活稳定而充实。
彭正军曾是沅江市莲花岛村地地道道的渔民,一艘钢板船和两艘小木船,便是家里最重要的家具。
“我们岛上几乎都是渔民,大家经常凌晨两三点外出打渔,一去就是一整天。”回忆起之前的捕鱼时光,彭正军脑海中闪过许多惊心动魄的场景,“我们这行都是在死亡线上讨生活,风浪大时常有人失足落水,还有人不小心染上血吸虫病,每次外出家人都心惊胆战。”
“所以我们这一辈人基本不让子女捕鱼。”他感慨道,十年禁渔政策即将出台之时,他作为当时的村主任,第一时间放下了渔船,开起了餐馆。
一家人从岛上搬到城里,也从卖鱼人变成了买鱼人。上岸后为啥想到开餐馆?他得意地笑了,“我们从小就吃鱼,有研究,做的鱼好吃!”
就在上个月,岛上的渔船集中拆除,就在现场的彭正军夫妇俩虽有些惋惜,但也感到解脱。目前的生活,彭正军很满意,“政府给我们上岸渔民提供了贴息创业贷款,还有正在建设的渔民新村低价新房,搬新家前给予租房补贴,一年下来餐馆收入有20多万,比起捕鱼舒服多了。”
他身边的许多渔民,也从开始的说不通,在看到他的成功转型后,渐渐转变了思想,“现在有几十个渔民都来开餐馆啦。”
为了帮助更多渔民就业,推动生态环境修复,沅江市出台帮扶措施,从就业创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教育助学、兜底保障、组织保障等多方面开展帮扶工作;同时高标准建设渔民新村,引导渔民集中安置,系统解决渔民搬迁、就业和洲岛生态修复、合理规划利用资源等问题。
作为湖南省禁捕退捕任务最重的县市之一,沅江市纳入湖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内渔民3762人,截至今年6月初已就业2442人。
同样是在2018年前,芦苇造纸产业一直是沅江市拳头产业之一。而在此时,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造纸企业全面退出,从“财富”变成“包袱”的芦苇,也有了新的“生命”价值。通过芦苇基质培育出的“沅江芦菇”,正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
2018年底,沅江造纸产能陆续退出,芦苇处置问题和芦苇产业后续发展问题日渐凸显。
在漉湖芦苇场工作了30多年的石跃龙,有次在芦苇地里意外发现了许多野生菌。眼看着大片芦苇面临弃收,他想着,为何不将这些野生菌驯化,让芦苇重新变废为宝呢?
他采集了7、8种食用菌拿去鉴定,送到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鉴定和营养成果分析,发现胶状磷伞、春生田头菇、大球盖菇等六个品种的芦菇,不仅产量高、口感好,还营养丰富。
于是,2017年开始,石跃龙便联合专家尝试栽培驯化野生菌,并在2019年驯化成功后推广种植。
“芦菇可在春秋两季种植,一亩芦菇可以消耗20吨干芦苇,利用芦苇作基质栽培芦菇,生产后的菌渣制成有机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循环产业链条。”石跃龙介绍,“目前,我们在公司大棚种植150亩,利用农村闲置房种植培养面积77300平方米,并带动70多家农户利用自家闲置房种植。”
2020年3月,沅江市成立芦笋芦菇产业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两芦办”),担任两芦办科研室主任的石跃龙,又研究起种植模式的调整,去年研发出“稻稻菇”“菇稻菇”等套种新模式,保障芦菇和水稻的供应,同时带动农民增收。
为拉长芦菇的销售周期,本地多家食品公司对芦菇深加工,开发出佐餐酱、罐头、菜式产品等,并获得市场初步认可。石跃龙认为,“目前芦菇供应有了保障,最关键的是将沅江芦菇的品牌打响名号,向外界推广。”
截至2020年底,沅江市收购加工芦笋2万多吨,实现综合产值约20多亿元,推动就业约5000人,人均增收约5000元。
对于芦菇产业的腾飞,石跃龙信心满满,“我们计划到2025年将芦菇产量增至20万吨,带动10万人就业,力争培育发展沅江百亿芦菇产业,把沅江市打造成为湖南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县市之一。”
就在今年5月底,满载超13500吨的双燃料敞口集装箱船“湘水运27”,在南洞庭湖成功行河下水,该船由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是此前湖南首艘双能源万吨巨轮“湘水运26”的姊妹船。
“以前由于港口条件限制,我们都没有制造过万吨级巨轮。”金航船舶销售部长龚迎斌感叹,“国家环保标准提高后,我们淘汰了很多柴油船型,开始采用新型液化天然气(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并对制造方式逐步改进,以前是钢板一铺,手工放样,整体建造,现在我们采用计算机排版,数控切割方式,分段合拢组装,精度更高,造船周期也缩短了不少。”
随着环境整改治理的大力推进,有污染的滩头船厂陆续淘汰,整体造船的传统模式易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单一的柴油船型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船舶制造向“绿色环保、新能源、智能智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沅江船舶制造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周伟介绍,“我们结合市场需求,多次开展新能源船舶技术交流,帮助船舶企业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还和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船舶分院,培养船舶行业新技术人才,湖南省新能源船舶产业联盟也正在筹建中。”
据了解,沅江市目前有亚光科技、海荃游艇、金航船舶等7家新能源船舶研发制造企业,在建海荃清洁能源船艇、金航LNG万吨集装箱船、万骏新能源智能游艇、中海新能源特种船舶等新能源船舶项目,拥有新能源船舶领域专利100余项,相继研发出太阳能豪华游船、纯电动铝合金高速船、纯电动画舫船等清洁动力船舶,具有低噪音、低震动、零污染、零排放等特点。
今年一季度,沅江新能源船舶产值达7亿元,同比增长52.55%,占沅江船舶产业总产值1/3、全省船舶产业总产值1/5。
在危机中“二次创业”的沅江,正一步步焕发生机。沅江市委书记黄育文表示,“我们制定了‘三年三步走’的目标:2019年走入正轨,2020年走出困境,2021年走上新的高度。目前来看,我们围绕实施‘产业强市、生态名市、文化特色市’战略,构建‘湖城、湖岛、湖洲、湖乡’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宜读、宜视、宜游’城市,基本形成了今后一段时期加快高水平发展的总体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快二次创业步伐,奋力推动沅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走上新高度,将沅江打造成绿色现代滨湖特色城市、全国总实力百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