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习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疫情期间,一些媒体和家长对如何帮助孩子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也很关注。今天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女士,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先生,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所长郭欣女士,请他们共同来回答媒体提问。
首先,通报一下疫情情况。5月9日0时—24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定诊出的病例14例,其中12例为本土病例,分别为吉林11例,湖北1例;2例为境外输入上海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内蒙古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7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27人,重症病例减少2例。境外输入现有确定诊出的病例115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确定诊出的病例168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568例,无死亡病例。截至5月9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定诊出的病例148例,其中重症病例13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120例,累计死亡病例4633例,累计报告确定诊出的病例82901例,现有疑似病例4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36787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840人。新增无症状感染的人20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当日转为确定诊出的病例1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61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16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的人794例,其中境外输入48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定诊出的病例1529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4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台湾地区440例。
5月9日,本土再次发生聚集性疫情。全国新增本土确定诊出的病例12例,为3月11日以来最高。提示: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少聚集,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定点医院看病筛查,避免疫情扩散。以上是疫情情况。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最近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其中特别提到应该增加户外运动,但是很多家长也担心增加户外运动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请问这二者是否冲突?增加户外运动对于保护视力有哪些作用?尤其应该多做哪类型的运动?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适当的户外运动不但可以改善孩子们的健康情况,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也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日间活动不仅仅可以预防近视发生,对于已发生近视的孩子能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正像你刚才提到的,前一段时间下发了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期间预防近视的指引,《指引》中专门提到,要增加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提倡在空旷、通风、人员不密集的地方增加户外运动,这样有助于预防近视。这和疫情防控是不矛盾的,但是要做好防控。要注意几个维度。首先,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应该尽可能减少和他人近距离接触,避免扎堆,需要和别的小朋友或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戴口罩。第二,孩子们户外活动时,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应该在大人的陪伴下在户外活动。同时家长需要注意孩子们的卫生尤其是手卫生。一定要嘱咐孩子不要用手碰触嘴口鼻这些部位。第三,孩子们户外运动时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的时候要注意用纸巾、肘部掩住口鼻。第四,户外运动回家以后要及时脱去外套、清洗双手,在这样一些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保证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是非常有利的。谢谢。
现在全国还有不少孩子在家通过电视、手机、电脑进行网络学习,家长该怎么样选择电子产品和使用距离,来更好地保护孩子视力?另外,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防蓝光眼镜,还有一些手机有防蓝光模式,这对孩子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有没有效果?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选择视频工具要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选择顺序依次为投影、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使用电子科技类产品遵循的还是要强调“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也就是6米外20秒以上。屏幕的大小、显示屏的刷新率和使用距离不当也容易造成视疲劳,进而引起近视或者干眼症等眼部疾患,而显示器分辨率的高低一般不会引起视疲劳。建议屏幕的参数设置:高度在眼球和视频中心保持水平或者略低的位置。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倍,阴级射线显像管CRT显示屏的刷新率一般是75-85赫兹,如果是液晶显示屏,没有必要调整刷新率。此外环境光线要适宜,晚上使用电子科技类产品时,需要开灯并且将屏幕的亮度调暗到30%,可以设置绿色背景的屏保壁纸,以缓解眼的疲劳。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对蓝光危害的过度解读,防蓝光和视疲劳与近视防控应该说没有直接关系。蓝光分为长波蓝光和短波蓝光,只有短波蓝光才会影响眼睛健康,但这需要长时间、高强度、不间断照射,质检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有害的短波蓝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电子产品,没有必要加装防蓝光设备。谢谢。
疫情期间多数孩子在家上网课、写作业,大量时间在座椅上度过,有些家长不惜重金为孩子购买了昂贵的课桌椅,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请问什么样的课桌椅更有利于保护青少年视力和预防近视?针对已经复课的学校,应该在教室采光、课桌椅设置等注意什么来降低近视的风险?谢谢。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您对孩子健康的关注。我先回答您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桌椅更有利于保护视力与预防近视。与孩子身高相匹配的课桌椅可以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不合适的桌椅会对坐姿、视距造成很大影响,导致近视和脊柱弯曲等疾病发生。家里要配备学习专用课桌椅,而不能用餐桌、餐椅或者床来代替。我们知道,餐桌、餐椅经常会过高,床反而是软,而且低,这都不能替代正规的课桌椅。 对于有可调试桌椅的家庭,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按照中小学生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围表找到适合孩子的桌面高和座面高。也可以根据这个原则,就是我坐在椅子上,大腿和小腿要垂直,背要挺直,上臂下垂,手肘要在桌面以下3-4厘米这样的原则,来校正课桌椅。没有可调试桌椅的家庭,也要根据上述原则进行调整,如何调整呢?如果是桌子过高了,我们就要尽可能使用高一点的椅子。之后要在脚下垫上脚垫,为了保持大腿和小腿垂直。当桌子或椅子过矮的时候,要将桌子或者椅子垫高。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室采光、课桌椅设置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降低近视发病风险。首先,学校的采光在建筑之初应当按照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标准设计,学校要做好维护,不是说一劳永逸了。灯具的维护系数要保证在0.8以上,定期擦试窗户和灯管,教室墙面保持干净。照明灯具应当每月擦洗一次,这是什么概念呢,灯具的维护系数如何才能达到0.8?我们往往教室里面刚刚安装的灯具之后,照度、各方面都合格,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不合格。这就涉及到维护系数,包括需要定期擦试灯管、每个月擦洗一次。同时,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当自学生左侧射入,窗地面积比不应当低于1:5。当自然采光达不到照度要求时,应当用照明进行补充。如何补充呢?在教室里灯管应当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同时为了控制眩光,不得采用裸灯。现在这个房间就不是裸灯,裸灯简而言之就是没有灯罩。灯管的悬挂高度距离桌面不应低于1.7米。在课桌椅设置方面还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当小于2.2米。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应大于8米、中学不应大于9米。就是教室也不应该过长。学生两肘间的宽度,就是我现在这个姿势一般为0.7-0.8米,而标准的课桌宽度是0.6米,为了保证正确的读写姿势,纵向走道宽度,也就是两排书桌相隔的距离不应小于0.6米,而且沿墙布置的课桌的端部与墙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0.15米,也就是靠边的桌子不能靠到墙,要留出0.15米的距离。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课桌的摆放要注意增大间距,增大间距的同时要考虑到上面讲的几点。最后还有一点,每学期要为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与自己身高相匹配的课桌椅。谢谢。
根据媒体报道,有的学校推出了“挤眉弄眼”眼保健操,请问这类运动是否有效?是否有其他更好控制办法?另外,在国外流行0.01%的阿托品滴眼剂,是否会在国内推广呢?谢谢。
眼球其实就像一架照相机,要拍清楚照片,需要聚焦在底片上。对焦的过程就叫调节,是依赖眼内肌肉的运动完成的。看近就像弹簧收缩,也就是调节紧张,看远就是弹簧舒张,也就是调节放松,过度的调节就可能导致近视。增加户外活动,增加看远的时间,就可以有效地放松调节。疫情期间确实出现一些“挤眉弄眼”还有“歪头斜脑”,以及各种转动眼球为主的眼球运动操。这种运动其实是眼外肌的运动,对有一部分需要训练双眼视功能的、斜弱视的小朋友有一定帮助,但是不能够很好地缓解眼内肌肉的疲劳,因此不能减缓近视发展和视疲劳。防控近视还是应该强调“20-20-20”口诀,也就是说看近20分钟,注视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这样才能使眼内肌肉得到放松,从而缓解视疲劳。目前国内还没有提高视力和控制近视发展的药物推广。近年来,确实有研究发现,低浓度的阿托品,也就是0.01%的阿托品,可以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但是低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也不是神药,有一部分儿童点了低浓度的阿托品以后会出现怕光、近距离看东西不清,阿托品过敏反应等情况。还有一部分孩子点了0.01%的阿托品眼药水,也不能够有效控制近视的进展。所以不要只依赖眼药水来防控近视,减少近距离用眼,注意用眼姿势、增加户外运动才是防控近视最重要的方法。同时应该提早到医院做健康检查,监测近视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干预。谢谢。
对于儿童青少年在疫情期间出现近视发生率升高的问题,在复课后是否有针对性措施?比如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对学生复课后进行视力检查等,统一开展视力检查时,应该如何做好防护?谢谢。
疫情逐渐进入常态化防控的阶段,越来越多学校正在准备复课,甚至有些省份已经复课。在复课之后,对于孩子们的近视防控还是要做到“户外120分钟”的原则,最好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应该更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复课后,学校的体育课和30分钟的大课间,应该保证孩子们能够在户外活动。同时也确保错时、错峰增加学生体育活动的距离。应该保证孩子课间确实能够走出教室,不要在教室里。放学以后保证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之后再做作业,增加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增加户外孩子们和阳光接触的时间,对孩子们这段时间预防近视非常重要。经过这次漫长、特殊的假期,孩子们居家时间多,视力水平估计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复课后具备条件的学校,我们还是提倡对孩子的视力监测和屈光筛查做一些工作。当然复课之前,我们也鼓励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正规的医疗机构做检查。如果学校要视力筛查,学校应该尽可能做到第一,要选择在露天场所或者相对比较空旷的体育馆、通风良好条件的场所进行筛查。第二,检查人员要做好防护。检查设备要尽可能做到一个孩子一次消毒。第三,孩子们在检查过程要戴好口罩,尽可能不要用手接触眼睛,检查结束后要洗手,学生检查过程中分批次、分时段检查,孩子和检查人员之间最好保持1.5以上的安全距离,对防护非常重要。总得来说,在视力筛查整个过程中要避免聚集,做好防护,学校对孩子视力的筛查工作就能够顺利开展。谢谢。
疫情期间,不单青少年线上学习时间增多导致近视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龄前儿童和上班族也出现看动画片时间过长和线上会议增多等情况。请问学龄前儿童如何预防近视,保护眼睛?成年人如果出现了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等现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缓解?成年人是否可能出现近视加深的情况?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学龄前儿童,应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看动画片的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能超过1小时。学龄前儿童比学龄期的儿童,对电子屏幕的使用要求应该更严,保证10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蔬果,每天饮水不超过1500毫升,同时选择合适的运动或者游戏。 成年人工作期间长时间观看电子屏幕,眨眼次数也会减少,易引起干眼症。干眼症的主要表现是眼睛干涩,偶感视物模糊,有时候眼睛红、磨、疼,对于轻度不适,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缓解疲劳和人工泪液等眼药水。建议连续工作半小时到一小时以后应该休息10分钟,眺望远方或者眨眼放松,也可以在电脑旁养一盆绿植,工作间隙看看绿色。应该注意作息时间,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成年人也可以出现近视度数加深。有一种近视患者眼轴会逐渐增长,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同时会引起眼底病变,我们叫它病理性近视,这也是致盲的最重要原因。中老年人近视度数的加深,可能与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有关系,所以上班族也应该注意眼部保健,必要时要进行眼科检查,以免延误治疗。谢谢。
儿童青少年新冠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中提到,要求家庭照明光源采用三基色光源照明设备,台灯的色温不宜超过4000k,请问在生活中如何测量和判断家中已有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是否应该尽快更换?谢谢。
谢谢家庭报记者的提问,您的问题很重要。《指引》中提出家庭照明光源需要采用三基色的光源,红绿蓝是三种基本色,三基色照明设备具有发光柔和、亮度均匀、无频闪、不刺眼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学校和家庭的照明设备。色温是可以用色温剂测量,我们没有色温剂怎么办?一般产品说明书上会标注光源类型、色温、照度、频闪这些基本参数,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色温比对图,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赤橙黄绿顺序的图,发光的颜色和灯管色温有关系,色温高就会太白、太刺眼,色温低就趋于黄红色,容易引发磕睡。在家里很好判别,如果灯光发黄红色,它的色温就偏低,日出后一小时的阳光大约是4000k的概念,4000k左右的色温会让人在清醒中又有温暖的感觉。刚刚讲色温低就趋于黄红色,烛光的颜色有2000k色温,刚刚讲日出后的一小时4000k左右的色温,在这种色温下读书、学习,心境平和,学习效率高。因此建议孩子读书学习的台灯色温不宜超过4000k。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台灯色温较高,对视网膜是有损害作用的,会导致黄斑变性、自由基增多,也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在晚上使用会对褪黑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干扰生物钟,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因此我们反复强调孩子学习的台灯要在4000k以下的色温。家长回家要查看孩子使用的台灯色温具体是多少,使用的光源如果不符合要求,应当尽早进行更换。同时也提醒家长,如果我们学习的房间顶灯不符合相关要求,不是三基色光源,也应当尽早更换。谢谢。
我的问题是,疫情期间,网络学习成为儿童青少年学习的主要方式,请问学校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敦促提醒要求孩子们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另外,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醒家长们高度重视近视的防治问题?谢谢。
确实正像这位记者说的,学校应该是近视防控的主阵地。首先健康的知识是孩子们最好的“护眼液”,学校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起主体责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来承担孩子预防近视的主体责任。 第一,应该对孩子们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让孩子们深刻领会,自己来爱护自己的眼睛,自己是预防近视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他主动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放心地让孩子们主动预防近视眼。同时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电子科技类产品的使用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合理安排每天的生活,同时注意自己的手卫生、眼健康,这样的知识掌握对孩子预防近视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孩子们一天生活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学校应该为孩子们的眼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良好的采光和照明,及时调整课桌椅的高度,每天有规律的指导孩子们做眼保健操,疫情期间可以用手不接触眼睛的“爱眼操”来代替。学校应该保证孩子充足的户外体育课和30分钟的大课间等户外活动,这些都应该是学校提供给孩子们预防近视的基本条件。第三,可以通过家校联动,将健康知识和一些信息,尤其刚才两位专家提到的预防近视的信息教育到家长,让家长们掌握这些信息,督促孩子们的家庭,督促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们爱护眼睛树立榜样。预防孩子们的近视是一项全社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全社会都应该动员起来、行动起来,树立起“近视可防、可控、可矫正、不可治愈”的基本认知。所以要注重科学指导,将专业知识用科普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尤其是刚才提到,我们的家长,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自己首先掌握这些科普知识。通过家校的联动,多方行动起来,形成全社会同防同控、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谢谢。
现在关于近视防控和预防有一些传言,有的媒体报道说近视度数低的孩子戴上眼镜后度数就会加深,还有的人说长期佩戴眼镜也会导致度数加深,更有一些机构宣称,使用一些康复仪就可以帮助延缓度数的加深。请问这些说法是否属实?另外,家长在指导孩子佩戴眼镜,验光配镜方面都需要注重的是什么?比如现在眼科医院验光配镜的服务是否已经恢复正常了?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你提的问题其实是社会上更多家长的关切,戴眼镜加深近视度数的论断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而且有可能延误近视的治疗。近视是不能自愈的,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有一部分是病理性近视,是致盲的重要原因,青少年近视治疗最关键的目的是阻止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因此一旦确诊近视就应该干预。建议度数大于100度就应该佩戴眼镜,首先应该去医院进行鉴别,通过睫状肌麻痹以后,散瞳、验光可以区分诊断真性近视还是视疲劳和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是不能通过仪器训练等方式恢复,近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仪器训练使视力提高的原因可能患者本身是假性近视,也可能是通过训练睫状肌,提高了裸眼视力。但是这种近视的状态并没有得到解除,因此也没有办法阻止近视度数的迅速发展。网上流传的近视度数低的孩子佩戴眼镜以后度数加深,这是近视度数自然发展,不是因为戴眼镜造成的,佩戴合适的眼镜延缓这一过程是最简单、最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目前已经可以到医院进行验光配镜,就诊时需要注意严格落实防疫措施,提前预约验光时间,分时就诊减少聚集,佩戴口罩做好防护,谨遵医嘱配合检查。
谢谢几位嘉宾,今天发布会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相关知识,也希望全社会能够共同行动起来,特别是希望学校、家庭,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努力,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明天发布会我们将邀请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的负责人和北京市有关医疗疾控专家,就北京市疫情防控和管理等共同回答媒体提问,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