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季采暖季气价上涨,重污染天气预警、环保升级让陶瓷厂的环保成本增加,但是今年下半年的瓷砖出厂价并没再次出现大范围上涨,甚至很多厂家的瓷砖出厂价在下降。
更为严峻的是,瓷砖建材行业的上游产业房地产下行,导致终端需求不足,瓷砖滞销了!
近几年,几乎每一年冬季都一定会出现陶瓷行业能源涨价,今年也不例外。除了天然气、电力等涨价的影响之外,“碳中和、碳达峰”又将是继环保整改之后对陶瓷企业成本造成重大影响的宏观因素。
陶瓷公司制作成本、环保成本乃至工资、社保成本都在逐年攀升,然后大多数瓷砖的出厂价格却在持续走低。除了传统的全抛釉、瓷片、西瓦等产品,这两年火热的大板、岩板出厂价同样面临“跳水”。
现在,大多数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已经被严重压缩,已经不太可能像以前在具有市场红利、高利润条件下动辄祭出“价格”杀手锏。
在企业库存积压的情况下,很多低端瓷砖生产企业扛不住天然气、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被迫涨价,和产品价格长时间维持在“谷底”的现象,很大程度上说明陶瓷企业产品利润被压缩的情况。
但是,以上情况并不表示陶瓷行业的价格战已结束。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品牌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降维打击,积压库存的抛售,经营不善企业的最后挣扎等,这些都可能诱发价格战。而且,价格战在不同时期、不一样的行业都会长期存在。
一说到价格战,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就是恶性竞争,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但是在不同的市场、不同制造成本、不同的产品附加值条件下,价格战的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比如,被曝出的750×1500mm大板20来块一片,800×800mm抛釉砖12.5元/片,这是不是价格战?但这种价格能卷多久?或者说质量能保证吗?
肯定的是,行业内的清仓、特价行为不有几率会成为常态化。无论是生产厂商还是所谓的“炒货”团进行抛售的最大的目的,肯定不是以低于成本价的方式去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现在乃至将来,陶瓷行业的成本上涨、价格战,这些都可能是常态。面对成本上涨,企业要有涨价的底气;面对价格战,陶瓷企业不一定非得以降价进行还击,但是至少要有打价格战的底气。
陶瓷企业正常涨价和价格战的底气来源于哪里?一句话,就是企业的总实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